在近日举行的国际粮食减损大会实施情况和主要成果新闻发布会上,农业农村部国际合作司司长隋鹏飞介绍,这次大会共有70位嘉宾进行了致辞发言和演讲交流,取得了十项减损共识成果。 一是行动减损。此次大会成功发布《国际粮食减损大会济南倡议》,提出各国加强粮食减损的重点领域和合作方向,为各国开展粮食减损提供借鉴,得到参会各方认可。山东率先发布《山东粮食减损行动方案》,先行先试,值得肯定。 二是机制减损。此次会议可被视为国际粮食减损领域的里程碑活动。响应参会代表呼吁,推动节粮减损国际合作机制化,择机召开第二届国际粮食减损大会,开展经验分享,共同应对气候变化,推进联合国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。 三是平台减损。宣布在山东潍坊设立国际粮食减损研发交流平台,与各国共建共享,推动开展有关科技、政策、法规及实践等方面的交流、创新和试验。 四是生产减损。认识到生产减损依然是大范围的、需要任重而道远的行动环节。特别是要建设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,推广精量播种,提升机械化、标准化作业水平,增强防灾减灾能力,促进生产的良田、良种、良制、良机、良法“五良”融合,做到生产过程减损。 五是收获减损。着力推进精细收获,强化集成配套,鼓励开展社会化机收服务,尽可能做到“颗粒归仓”。 六是储运减损。完善仓储设施建设和装卸运输方式,推广安全高效节能储运新技术,支持引导农户科学储粮。 七是加工减损。倡导适度加工,建立 [1] [2] 下一页
|